“我的目标一直没有变,从开始到现在,我都想做一名化学老师。”
沉浸在化学学习的海洋,微笑应对着一切。初次见面时,她是小跑着来的,眼神里自信慢慢,让人见之忘俗。相识以后,才发现她有种韧性,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只要是奔赴她所热爱的,她都甘之如饴,全力以赴。
大学四年来,她目标坚定,以勤铺路,借助着心中那股劲儿,一步步走向前路,收获满满。平均专业成绩排名前三,综合成绩位列第一,专业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先进个人……这些荣誉是她取得的累累硕果。
她是杨凤娇,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7级2班的学生。
梦之缘起,三尺之地
“我现在仍然记得那个滴水点灯的实验,火苗突然被水点燃的那一刻,全班同学的眼睛都亮了,惊讶声,赞叹声此起彼伏。”回忆起初中第一次看见老师做化学实验的场景时,杨凤娇的眼里还流露着向往,除了对原理的好奇,更多的是对化学的喜爱。“在那个时候我心中就埋下了一颗成为化学老师的种子。”
不鹜于虚声,不驰于空想。她发现只有真正的在学习上下工夫,敢于尝试迈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学有所得。
“我最喜欢利用闲碎的时间。”杨凤娇认为忙与不忙,取决于自己如何安排。在备考计算机二级时,无论是走路,坐公交,还是排队打饭,她都会捧着手机看知识点,或是刷小程序里的选择题。“坐下来学习不一定能全身心投入,但当零散的时间运用起来时,却是很充裕的。”因此,在别的同学还在为计算机二级没过而苦恼时,杨凤娇已经开始规划接下来事了。
“每本学过的专业书,我都会列提纲。”不善于背书的杨凤娇,会通过列提纲来整理整本书的知识点,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相对于死记硬背,我更喜欢去寻找知识点的逻辑性,通过反反复复的写,来掌握知识框架。”
一直位居专业前列的杨凤娇,常常被同学们以“学霸”相称。但英语不好的她,为了提升综合成绩与竞争力,只好让自置身“外国”。喜马拉雅听书和TED两款APP霸占了杨凤娇的手机和耳机。为了提升听力、口语以及理解能力,除上课时间外,杨凤娇耳朵里回响的都是地道的英文。苦心人,天不负,杨凤娇除了成功的过了英语四六级外,发音以及表达能力也都有了质的飞跃。
对杨凤娇来说,学习上不懈的努力都是对自己教师梦追求。“如果顺利的话,我大概会一直在教育这个行业工作。”
梦想不坠,行动不止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若不把梦想付诸行动,就什么都是空想。”
曾经埋下的种子正在悄然长大。幼苗需要浇灌,而王志国老师便是这个浇水人。“王老师不仅是单纯地指导我们试讲,他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送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教他们怎样做人。”
为了让自己真正地进入到教师这个角色,在试讲期间,杨凤娇格外认真。意外的是,备课到凌晨的杨凤娇,在第二天试讲当中特别紧张,中途被指导老师叫停,并且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怎么回事呢?条理混乱声音也小,是没怎么准备还是有别的原因呢?”虽说王志国老师并没有流露出责怪与生气的神色,但面对质疑,杨凤娇内心的挫败感很快就淹没在了想要提升自我的决心当中。
细节成就大事。为了让自己更快的进入角色,清水园亭子里,每天都会传来杨凤娇洪亮有力的朗读声,她努力将音量维持在一个较高又不会太费力的状态,来锻炼自己的发音技巧。“教师依靠语言来传递知识,对声音的把握是试讲中的重中之重。”凭借着一份认真的态度,杨凤娇不仅纠正了带着方言味的口音,也成功地考取到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都是杨凤娇对自己、对指导老师以及对未来学生的负责。
为了在实习期间能有出色的表现,杨凤娇在大三时便开始做家教。
有一次课前复习,问到了一个讲了很多遍的知识点,面前的孩子却一直答不上,杨凤娇压制着怒火去了卫生间,快速地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回来说道:“老师再给你讲一遍,这次可要记住了,如果课上记不住课后就多看看。”或许正是因为她对孩子的体贴与照顾,这个孩子补习后化学成绩明显提升,让杨凤娇和家长都惊讶不已。在那以后,杨凤娇对于梦想更加坚定:“追梦路上不止有绊脚石,偶尔抬头也会有惊喜。”
“看到自己带的那群孩子们,心里真的特别欣慰满足。”当谈到更倾向于哪个阶段的教学时,杨凤娇坦言:“其实都一样,但我会选择高中老师,能够陪伴他们三年,看着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高考,真的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
初心不忘,全力以赴
认真肯干是老师们评价她次数最多的关键词,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张娜娜谈到:“杨凤娇同学是一个非常优秀、有上进心且乐观努力的女生。在我当辅导员期间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不管是分内工作还是临时任务,她都会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
对于自己的工作安排,她总是能想得细致周到,也因此受到很多老师的赞赏。她感谢每一次学习、实践的机会,不论是作为学校中的学习委员和学生助理,还是在校外兼职中的家教老师,她总是认为有所为,就有所获,付出和收获总是成正比。
“真的特别感谢她,一直以来都很耐心地给我们讲题,不然我们可能会学的很吃力。”这是杨凤娇让室友吴田甜最难忘的事情。她说,记忆最深刻的是大三上学期,杨凤娇在晚上大课结束后,拿着本子给几位同学边写边讲,因为双手太冷,导致她写字都有些吃力。“后来回宿舍看见凤娇吃药才知道她感冒了。”
今年,杨凤娇也加入了考研大军,准备攻读硕士研究生,将自己的目标定在了远方。
但提升自我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杨凤娇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小的困难。“有好多次都感觉很崩溃,看了很久的知识点,听得很透彻的课,在考研真题面前一击即溃。”那样的挫败感让杨凤娇开始自我怀疑,跟别人否定自己相比,自我否定往往更让人无力。“我只敢在爸妈面前哭,听到他们的安慰和鼓励就觉得特别安心。”
一路走来,父母的陪伴和老师的帮助给了杨凤娇不断前进的动力。即将毕业的她,在总结大学四年时建议师弟师妹们:“要尽早找准自己的目标,有了选择,才有前进方向。”
青春正当时,岂能碌碌过。理想,促使她继续迈向前路,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凭着一份“勤”有独钟,她选择了她努力的方向,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只顾奔赴,拥抱热爱,向着梦的方向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