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邀请南京理工大学教学督导吴锵教授来校交流。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和学院相关负责人及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材料科学与基础、无机化学及相关教师参加。交流活动分为示范教学和教学创新座谈两个阶段。
吴锵通过示范教学讲解了相图与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反应与热化学反应的共性和差异等内容。通过内电场与电极电势产生的原因,利用电极反应平衡的电化学势条件推导了电极Nernst方程,突出了热力学与电化学的联系。针对《物理化学》课程课时少、内容宽泛问题强调了知识逻辑主线重构策略。他还以《材料科学基础》中铁-碳相图为例,强调了相与组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解了应变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位错应力的特点,以及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的区别。
会上,老师们积极交流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吴锵给予了耐心解答,指出上好课首先要明确课程特点、教学对象和教学重点,以学促教,提升教学能力。围绕抽象概念,抓住关键要素,引导学生理解其物理内涵,方能吃透概念。
通过交流,更加突出“学为中心”和“学生中心”要求,有利于推进“材料与化工”重点学科建设和本科专业迭代升级,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专家简介:吴锵,中共党员,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校教学督导、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1)。长期主讲《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固体物理》等学科基础课程。主编并出版《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固体物理》等教材。编写高等数学、弹性力学讲义(校内)。独立录制教学视频共4000分钟(2017年完成)。材料科学基础等三门课(共500多个短视频,2021年重录)在b站播放总量近百万次。吴教授从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坚持教育教学研究与探索,已走访交流一百多所高校,义务讲座/讲课数百次(包括疫情期间的网络授课)。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文:秦梦婕 审核:孙玉希 王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