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COLUMN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侯贤灯教授到校指导材料与化工硕士点建设
2025-04-24 16:52     (点击)

4月23日,全国知名化学分析仪器专家侯贤灯教授应邀到访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学院行政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全程参与陪同。

在参观学院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结束后,侯教授向参与交流的教师们介绍了材料与化工硕士点建设的基本逻辑和注意事项。他指出,作为一个专业学位点,材料与化工面向经济社会和产业创新发展需求、行业工程实际,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应该多多参与行业产业课题研究、项目开发,集聚相关领域应用型资源和技术力量。

侯教授与学生的交流安排在学术报告厅,他围绕原子光谱分析方法仪器与仪器部件的开发,详细介绍了固相萃取(SPE)与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介质阻挡放电(DBD)技术、光化学蒸气发生技术以及3D打印小型化仪器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激发了大家在分析化学领域进一步探索研究的热情。

最后,侯教授向学院捐赠了主编的《原子光谱分析前沿》。

侯贤灯,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分析化学与环境科学博士生导师。1984年、1987年获成都理工大学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获康涅狄格大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在维克森林大学做博士后,2001年起任四川大学教授,2003年-2021年曾先后任化学学院副院长、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总支书记。先后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原子)光谱(质谱)分析方法与仪器装罝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等。任Microchemical Journal副主编以及多个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编委、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副主任委员。发表300余篇SCI论文,2020年起连续入选Elsevier高被引中国学者;参与主编出版了《高等学校仪器分析方法通则及校准规范》(中国标准出版社,2021)和《原子光谱分析前沿》(科学出版社,2022)。研制的小型化原子吸收光谱仪已实现技术转移并获得BCEIA金奖。

(来源: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文:蔡文静 图:吕翔 审核:唐杰)

上一条:党委副书记罗娅君带队赴四川大学开展交流调研工作
下一条: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专家指导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