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成效

当前位置: 首 页 >> 双创成效 >> 榜样师生 >> 正文

【榜样学子】谢玉芬:时到,花自开

谢玉芬,女,汉族,1998年8月出生,四川青川县人,中共预备党员,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专业2018 级 7 班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专业奖学金4次,校二等专业奖学金1次;现已获取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二级、全国书画等级软笔四级、英语四级、英语六级、普通话二级甲等合格证书;积极进行科研创新,获2020年省级“建行杯”红旅赛道银奖,2021年四川省“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获校级科研项目累计10余项,以第三作者于广州化工期刊发表论文一篇;曾任校青马工程培训班宣传委员、学院学生分会办公室部长、2019级助理班主任等职务,踊跃参与学生逐梦计划社会实践和疫情防控志愿活动,获绵阳市优秀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她曾给大家分享过一句话:带上感动上路,一路不会孤寂,一路花开满地,绿树成荫。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藏着感动,只要细心发现,感动时刻陪伴着我们成长。回顾曾走过的岁月,无论哪一个时间,哪一个地点,总会存在触动心灵深处的人或事。也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动,内心才能藏有感恩,追梦人才可不负韶华。

感动孕育初心

作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和汶川地震的幸存者,谢玉芬时时刻刻铭记着一路走来遇到的恩人,他们是为家庭伸出温暖之手的爱心人士和集体,是各个求学阶段将其视如己出的老师,是一直陪伴在她左右的朋友,是含辛茹苦决心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上学的父母…。在谢玉芬的心里,一直感念着一路走来接受的所有馈赠与温暖,不忘感恩回报党与祖国的培育,她清楚的知道是党和国家为她提供了求学的宝贵机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每一个人生阶段,国家和社会的爱心和帮扶从未缺席。这让从小就拥有“飞出大山”梦的谢玉芬看到了实现梦想和人生价值的可能性,让她更坚定想飞到外面世界去看看的信念。当被问到是什么让她对梦想如此坚定时,她说:“因为我的身后有党和国家,有这么多为我默默付出的人,那一份份殷切盼望与满心欢喜是我坚守初心的力量,提醒着我一刻都不能松懈。”总之,对谢玉芬而言,在人生道路上飞奔时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更是为了不辜负那些信任自己、鼓励自己和帮助自己的恩人,而她也明白感恩的唯一方式就是让自己更快速的成长,有能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种子早已埋下,正向着参天大树生长,一颗闪耀的星星来到天空正悄然生辉。

初心浇灌坚持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每个人都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谢玉芬也与其他人一样,一路上风雨无阻,不分顺逆,一直坚守初心,努力地奋斗着,责任、阅历、体验在不断厚重她的肩膀。她相信:只要初心不变,就永远有力量去支撑着她去披荆斩棘!

在高考的时候谢玉芬发挥失常,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埋怨自己,停步不前,反而下定决心,要在大学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舞台上更加全面、深入地培养和发展自己。她经常认真地说:“感谢一路不变的初心,让我没有被挫折打败,让我明白自己从来都不是单枪匹马,身后始终有坚强的后盾支撑着我,也鞭策着我更加勇敢地向前。”

对初入大学殿堂之门的谢玉芬而言,很多事情都是陌生的、零基础的。但她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与激情,喜欢给自己制定计划,涉及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把自己的整个大学生活清晰规划,跃然纸上,并付诸行动。

在大一时就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思想上积极追求进步,不断在党的理论知识中、在学习榜样中、在优秀案例中汲取精神力量。同时,兼任了校团委组织部、院学生分会办公室、宣讲团等四个部门干事。这使得她的大一生活与当年备战高考时的忙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别人而言担任一个部门干事就已经很累了,但她却似乎总有一股让人惊叹的“洪荒之力”,不断埋头往前冲。她一步一个脚印地由部门干事成长起来,先后担任了部门部长、助理班主任和书法小老师。常言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确如此,为了兼顾学业和团学工作,压力对谢玉芬来说都是常态化。每当她看见部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听到学弟学妹们的一句句多谢师姐指教,得到身边朋友老师的认可,领到学院颁发的一张张聘书奖状时,她总是洋溢着幸福满意的微笑。

谢玉芬踊跃报名参加各种竞赛和实践活动,基本天天熬夜到一点,很多时候都没有时间睡午觉,有时一忙起来甚至来不及吃饭。也正因为饮食和作息的不规律,短短一年时间她清瘦了十几斤,整个人也单薄不少。虽然付出很多,但每次看到努力换来的满意结果时,谢玉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与踏实的笑容。

在她谈到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时,谢玉芬立马说起第一次书写新闻稿的苦衷。新闻是关于迎新晚会的内容,她本以为把晚会重要事项记录下来就可以了,难度也不大,但是当真正上手的时候,才发现处处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需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很多问题。因为以前很少有机会接触电脑,到了需要敲键盘写新闻的时候,才发现手脑不能并用,她只好无奈地采用“小鸡啄米”的形式来打字,反反复复琢磨修改,主动请教老师同学,才得以把新闻完成。

“这是我第一次给大学生上课,当然也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给大学生上课。”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这是谢玉芬人生第一次上台讲课的第一句台词,幽默诙谐、清晰透彻、充满真情的的表达赢得了老师同学的肯定。课后,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能学懂知识不等于能讲懂知识,而能讲懂知识就肯定学懂知识了”。这句话让她恍然大悟,原来学习是有捷径的。从那之后,谢玉芬以此为学习秘籍,总喜欢在校园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把各门学科知识讲给自己听,直至把自己讲明白,这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她越来越优秀。

“逐梦计划”是谢玉芬早有所闻且十分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大二暑假时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她便与六名同伴在电脑上完成了对全镇约9000多户的建筑物标会工作。和村长们一起在电脑前标会建筑物那一丝不苟的模样,大家一起围在大圆桌上聆听领导分享人生道理和工作经历时全神贯注的眼神,和伙伴一起并肩作战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在这里谢玉芬获得了自己人生之中重要的锻炼和成长,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热情。

坚持绽放无悔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大三上期谢玉芬赴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交换学习,并在交换生学习期间顺利通过了高中化学教师资格的笔试面试。同时,参与了四川师范大学的师生凉山州普格县教育帮扶志愿团队,并于2021年1月至2月期间,对凉山州普格县的初中小学,高中学生进行寒假学习辅导。此外,还与川师大学生科研小组参加2021年四川省互联网+红色专项竞赛中获二等奖,与母校科研团队获三等奖。

大三下学期谢玉芬回到本校参加学院和校级举办的教学技能大赛,并在院级获得二等奖和校级优秀奖,同时顺利取得了计算机二级证书,2021年5月被绵阳市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员……。对她而言,“奔跑”是人生不变的追求和代名词,现在的她也正朝着下一个目标冲刺——考研。

谢玉芬精彩丰富的大学生活以及令人艳羡的累累硕果,在向所有人证明这个无声的女孩儿不屈的韧性,相信她的未来必定不凡!

人生如一块香料,信念为柴,行动为火,历经炙烤散发出最浓郁的芬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发生的道理。有朋友问谢玉芬:你每天睡得晚,起得早,然而精神还是那么好,你是怎么做到的?你难道不觉得很累吗?她只是淡淡地笑而不语。或许爱是生命内心的源动力,拥有的人总会明白。因为过去,所以现在;因为现在,所以将来。